劝谏息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他沉湎于玩乐,整天除了玩儿,什么都不愿意去想。不要说什么朝政、民生,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。要想让息侯顿悟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恐怕比劝说父王放弃生儿子的念头还要困难,如婳摇头苦笑。
接下来的几日,如婳绞尽脑汁,也想不出办法来。一定要想个办法,在玩的过程中劝谏息侯会比较好。该怎么办呢!
夜色深沉,如婳还没有睡,双手支颐坐在院中。
春芜拿了团扇,一下一下扑着流萤,一边叫如婳:“小姐,这萤火虫好多,我扑到了好几个只呢”。
如婳假意嗔怒:“你现在倒是越来越爱玩了。怕是受了君侯的感染”。
春芜嘻嘻笑:“公主也不是一样,我现在觉得,这在息国的生活,比闷在陈国王宫里强多了。奴婢看的出来,公主跟君侯在一起很开心吧,气色都比以前好多了”。
春芜将攥起的拳头慢慢舒展开,几只萤火虫飘飘忽忽飞了出来,一点点绿色的光亮,在夜色中浮游。
目光追随着那几点绿色萤光,如婳嘴角勾出一抹浅笑,她想到了一个主意。
这日,息国王宫举办了盛大的宴会,是如婳一手策划安排的,宴会上的歌舞表演是如婳精心排练,这宫里的人都觉得新奇。尤其是美女驯兽师与野兽共同的表演,让众人大开眼界。
息侯是其中最开心的人,兴奋之余,他向如婳百无聊赖道:“这些日子你是怎么回事,都不陪我。以前我自己玩的很开心,现在你在却不跟我一起,我就觉得没意思了,明天咱俩再溜出宫去玩,如何?你不是嫌宫里无聊,最喜欢出宫嘛,我们再去玉落溪,一起游泳如何”?
如婳嘴角含笑,听他说着,不答话。
正在这时,偌大的宫殿里,烛火突然同时熄灭了,顿时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。
表演被迫中断了,殿内一片安静。突如其来的黑暗让息侯兴致全无,忙命人点蜡烛。
如婳与息侯正好相反,心情大好,捏了捏息侯的手,在他耳边俏皮道:“这大殿里闷的慌,外面月色正好,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去玩”。
一听如婳说要出去玩,息侯来了兴致:“好哇,趁黑咱们溜出去,让众人找不到,好,现在就走”,听他的话音就知道,息侯眉眼含着笑,兴致勃勃,拍手赞同。也不顾的叫人点蜡烛了,牵着如婳的手,两人摸黑就往大殿外面走。
一路跌跌撞撞,不是撞了人,就是磕到了几案。两人偷偷溜出,宴会上的人都没发现,等蜡烛重新点起来,他们才发现,君侯和夫人不知何时,从宴会上离开了。这时候,两人已经走远。
大殿之外反而比大殿之内更光亮一些。夜色茫茫,新月高挂,只有一颗小星星缀在月尾,淡淡的星光与朦胧的辉映,冷冷清清。
一路走到虎兕柙,如婳拉着息侯的手,停下脚步。
“我有礼物要送给你”,如婳的长睫忽闪忽闪,脸上有狡黠的笑。
一听说有礼物,息侯来了精神,意兴盎然地说:“什么礼物,看你两手空空,你说的礼物不是你自己吧”。他负手而立:“月色朦胧,跟夫人一起赏月也不错”。
如婳朝两人面前的大树指了指:“在树上挂着呢”。
两人面前有一棵大树,盘枝错节、枝干遒劲,巨大的树干,茂密的叶子油亮青翠。
头顶的横枝上,悬着一个黑压压的东西,不知道是什么。
息侯正纳闷不解,如婳已经展露笑意,伸手将那团东西的上面的厚重遮盖拉下来,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白色的灯笼,将两人的周围照的亮如白昼。
光芒耀眼,息侯半眯了眼,好一会才适应过来,惊喜道:“这是什么,比月亮的光芒还亮”。仔细看去,是一个白纱灯笼,强烈的白就是从灯笼里面散发出来的。
纤指一戳,轻薄的白纱便被戳破一个洞,一只萤火虫从洞口飞了出来。一只,两只,三只……如一盏盏绿色的灯笼,闪闪烁烁,飘忽灵动。
成千只萤火虫在两人的周围飞舞着,在空中形成一道道、一束束穿梭交织的光,看的人眼花缭乱,如置身于如梦似幻的仙境。
两人如醉如痴,神情怡然,看着眼前的景象。
这些萤火虫,是如婳组织了好多宫人,捉了大半夜才捉到的,幸亏这宫里的人都爱玩,捉这些萤火虫就跟玩一样。
如婳微侧眼眸,看着最后一只萤火虫的一点光亮消息在夜色中。
如婳晶莹的眼眸在朦胧的月色中更显剔透,似两潭秋水,她缓缓道:百姓就如同萤火虫,每人都能发出一份光和热,只有百姓团结一致,才能发出明亮耀眼的光芒,息国才能国力强盛。但是如果君侯不能体恤百姓,百姓民不聊生,如一团散沙一般,息国就没有了希望,就如同现在,黑暗一片”。
突然听到如婳这样说,息侯大为诧异。从看到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梦幻感觉中抽身出来,息侯凝神看着如婳,似有所触动。
如婳好不容易想出这么一个办法劝谏息侯,她最担心息侯对她的劝说毫无感触,见息侯难得的安静下来,面色泠然呈思索状,心中一喜。
“君侯可曾想过,君侯日日笙歌,生活奢华,可是息国无数臣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。君侯经常微服到市井之间,百姓的生存万象君侯已经看到了。他们是君侯嗷嗷待哺的子民,他们通通向你跪下俯首称臣,君侯作为一国之君,需要考虑他们的生活。
息侯震惊又诧异地看着如婳。因为经常跑到宫外去玩,民间疾苦他心里比谁都清楚。只不过,他几乎从来没有思索过百姓生活的问题。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子弟,他不需要去想,但是他是一国之君,他肩负的责任无法推卸。
他心中惊叹平日跟他一起玩的不亦乐乎的如婳怎会说出这番话,她有如此见识,真应该对她刮目相看,他甚至感觉有些匪夷所思,觉得如婳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,他想知道如婳会说些什么,很认真地听她说下去。
如婳细心看着息侯的表情:“君侯当有凌云之志,只有勤政爱民、亲贤远佞、奖励耕战、提倡农商,才能富国强兵”。如婳语调异常温柔,但是字字铿锵。
“国强则君强,君侯不想当一个强大国家的君主,一个强大的,可以呼风唤雨的君主吗”!
如婳一边说,一边想着卜师傅的训诫。卜师傅认为她比一般人聪明,任何话只需点到为止。那是因为如婳来自现代,多少对历史有些了解。她知道这个历史上有太多的昏庸皇帝,弄得整个国家乌烟瘴气,民不聊生,百姓怨声载道。在江山稳固的朝代,有多少君主不得善终,有仓皇的结局,更不要说在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之中……
只是,她的历史只是那样贫乏,她和大多数人一样,对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历史不甚了了,她不知道这个额头上有朵桃花的女子是谁,将有什么样的命运。她只是隐约感觉到,她不是个平凡的人。
息侯吃惊地睁大眼,几乎是无法置信这番话从如婳口中说出,由衷赞叹道:“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见识,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,比一般的男儿更有见识。你说的这番话,我会好好考虑”。
如婳欣慰地一笑:“南方的楚国欲称霸中原,统一四方,势必要想其它国家发展势力范围。而且齐国、楚国争霸,息国处于楚国与晋国争霸中原的前沿,国力又弱,楚国势必对息国虎视眈眈,君侯一定更要警惕楚国的动向”。
说到楚国,楚文王的身影生动鲜明地浮现在如婳的面前。只是祭祀时候的一次见面,他就给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。
他气宇轩昂,周身散发着逼人的霸道之气,他的身体里蛰伏着巨大的力量,这种力量,对周边国家是一种破坏力。他深沉、孤傲、凌厉、阴鸷,强硬如挟雷带电,诡谲如翻云覆雨,他这样的个性让周边诸侯国防不胜防。
如婳压抑着想起楚文王带来的不快,一一将厉害关系娓娓道来:“如果国力颓败的话,只怕君侯的快乐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,虚幻缥缈,没有根基”。如婳自然不会拿历史上的昏庸国君给息侯举例,虽然那样的效果应该会更好,但是她怕吓到息侯,她的种种说法都是概括总结性质的。
息侯已经听得冷汗涔涔,几乎将贴身的衣物浸湿。如婳的一番说辞如同平地惊雷炸响,在他的心头轰鸣不止,让他突然突然惊醒,豁然开朗。
这番话在他听来很有道理,让他觉得以前沉湎玩乐、浑浑噩噩的行为确实于国于民非常危险。诸侯国就是这样,今天还是一个国家,明天就可能成为更强大国家的郡县。他几乎无法再想下去。
他沉默良久,终于开口道:“以前朝中老臣也曾经劝谏过我,可我从未往心里去,我本以为有大臣主政、国家安定就足够了。你今日也这样点醒我,我就要好好思虑一番,当真不能这样庸庸碌碌过一生,如果息国在我手里败落下去,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。我只是想……
他的眉毛一挑,心头翻腾不止,语气非常恳切,:“我只是想,你这样苦口婆心地劝说,是否嫌我胸无大志。这样想来,以前的人生多少有些荒唐,不过现在及时纠正还不晚,多亏有你提醒。我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,我只在乎你。你不知道遇到你是让我最快乐的事情,我觉得我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,如果你不信任我,不相信我,那我的人生就索然无味了,什么样的奋斗、努力都没有意义”。
如婳心里添了几分柔情。嫣然一笑,更显得脸若桃花,眼如秋水:“君侯能听进去我的这番话,说明君侯志存高远,只是一时蒙蔽罢了。堂堂七尺男儿,傲世而立,行事坦荡,无愧于天地。我对君侯含了很多期许,相信君侯能够做一个体恤苍生、心怀天下、万民爱戴的好君主,才对君侯说这些。如果我不相信君侯,如婳还不如与君侯一起玩乐,何必多费唇舌说这些”!
她的话音袅袅,补充道:“君侯精通谋略,睿智聪慧,在如婳心中,始终是能够成大事立伟业的大丈夫。但愿与君侯执子之手,与子携老”。
得到这样的许诺,息侯喜不自胜:“生死契阔,与子相悦,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他的眼眸中深情四溢,“你真这样想,那我就放心了”,话语中有激赏之意。他真心实意想与她长相厮守的白头偕老,她说的话他愿意听,他愿意接受她的劝谏,做一代明君。
四目相对,深情旖旎,两人俱是会心一笑。
息侯采纳了如婳的建议。自此以后,息侯告别了醉生梦死的玩乐生活,抖擞精神,以做一代明君为目标。在如婳的鼎力辅助下,倾力治理国家,勤政事,亲贤士,远群小,奖耕战,兴农商。息国自此蒸蒸日上,国力迅速得以提升,人民安居乐业。